工作與生活
22 February 2006
放了一星期假,身邊所有人也問,為何放假比上班還忙碌,為何不休息一兩天。
這一年,工作和戲劇可以說是佔據了所有時間。除了在日本的數天、看電影的時間和偶爾的聚會,我可以說是沒有生活過。書少看了,街少逛了,整個人整天就在不停運作,大部份時間在抱怨和不滿。
我也不知道究竟是自己沒有時間去生活、不想去生活還是不知應如何去生活。只知道不停的工作,不停的抱怨,不停的令自己保持忙碌,才感覺到自己的存在。
在公司會抱怨,排戲演出也會抱怨,但後者帶給我更多「我仍活著」的感覺,回到工作的地方,我已失去爭論的衝動,是好是壞,有意義沒意義也不再重要。
那,幹嗎我要在非謀利團體工作?
數星期前一眾同事集體情緒低落,大家只能以email互相鼓勵鼓勵,我寫了以下的一段:
老實說,自知不是脾氣好的人,也難相處,看見眼前的情況,有喜有悲。悲是看見太多的不協調,喜是原來一起工作的還有熱誠。
從一畢業開始,選擇了投身慈善事業,只是一股熱誠,認定這樣的工作會令自己更投入,也是自己人生的方向。甚麼信仰對自己來說一點也不重要(這應和成長有關),但人永遠是最重要,只要還能糊口,做現在的工作比做一份能令自己出人頭地的工作來得更重要。
轉眼六年,當天看到這裡充滿機會和發展,期間也經歷了不少令人鼓舞的發展(當然也包括在中國事務部的一段日子),到了去年的海嘯過後,一切開始改變,問題一個接一個的發生,以為前有曙光,但原來是另一個障礙。常常問自己是不是自己的適應力不夠,氣量不夠,過份固執,當然,這些疑問到現在仍然困擾我。記得自己還在中國事務部的時候,Simon Wong(我的一位短時間舊老闆,現已被流放到斯里蘭卡)跟我說過一句說話:「在這裡就要適應這裡的人和事,改善不是你我能做到的。」這些老掉牙的corporate culture 理論當然有讀過,但問題是眼看今天的他,再看看自己,只能輕嘆一句,發展和穩定是不能共存的。
我們還能做出改變嗎?新的人士會另故事改寫嗎?一切不在我們,我們只能默默耕耘。
我還能捱多久?
1 個回應:
黃魚大哥,睇到你的一字一句,原來死harddisc都唔係咁大鑊姐~~~~
>
>
>
>
>
最多咪由頭o黎過,超~~~~~
>_<
雖然好傷心~~~~~
Post a Comment